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毅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读黄札记(五)

2011-04-17 14:37: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毅峰
A-A+

  中国文化中,“水”之性是它的一个重要表征或称介质。它是传统哲学认为的构成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五行”之一,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世界的周易八卦之一。水,以其包容性、承载性、流变性等而成为中国人格修为的至理。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抱朴子讲“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庄子言“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等古先哲名言,都在物质性和精神性方面,对“水”之性做了一个更高的概括。在中国艺术中,只有中国画又称“水墨”,不难看出,水同样可以看作中国水墨艺术的重要介质和至理。读黄宾虹的作品,更增加了对水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认识。

  黄宾虹说:“自古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而使笔之变化于无穷者,在蘸水耳。”足见黄宾虹在用水的实践中是有颇多感悟的。黄宾虹是最强调笔墨的画家之一,其在用笔用墨中的无穷变化,无不渗透着他对水这一介质的把握。他认为:“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彩”。中国画讲究笔墨浓淡、干湿、苍润,枯燥等变化,以使墨色富有变化,这就需要用水去调墨或以墨调水来产生。杜甫诗句“元气淋漓幛犹湿”,也就是表达这层意思。

  在黄宾虹的作品中,强调水的作用最突出的有两类。一类是“积染”,“浑厚华滋”的作品即是。在山水表现中,靠层层叠加,层层积染,笔墨水墨交混,特别是他有时随点随染,湿笔渴笔交替,清水色水墨水反复积染,才出现了“浑厚华滋”之“滋”,保留住了水分。他的这类作品,用水在墨更在笔。笔含水多称湿笔,笔含水少称渴笔。湿笔、渴笔,作画时都要用,要随时随机变化。有时先是湿笔,用到后来成渴笔。但湿笔不可成墨猪,渴笔不可成枯木。黄宾虹下笔在运笔的徐疾、提按、顿挫、点垛、转折上用力一生的精力,非一时之功所能成。

  另一类是“破染”,染如草法,用笔纵横渗破,“润含春雨”的作品即是。破墨法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用墨用水方法,像张大千的作品。当然还有“破彩法”,以水破彩,亦为水法之一。黄宾虹总结说:“破墨法,即以浓墨渗破淡墨,或淡墨渗破浓墨。又直笔以横笔渗破,横笔以直笔渗破之。均宜将干未干时之行。破墨之效果,如见雨露滋润,永远不干于纸上。能如此,则所画物象,分外鲜明,气韵随之而生”这里的玄机在于把握水的多少。黄宾虹画的部分江南水岸的写生,有的采用此法,或先淡,后破以浓;或先浓,后破以淡;带枯带湿,一路挥洒,最见苍润,呈现出烟雨迷蒙的效果。但此法破后并未吃掉笔,画面仍保留了笔的触感,用笔仍是黄宾虹的最核心语言。

  另外,黄宾虹的山水中用水之法还有泼水、铺水、渍水等方法。泼水之法,有一种水墨淋漓的效果,在画烟雨时常用。以在造境上平中求不平、在不平中求大平,化强画面的湿润感。他有时还在将要完成的画面上铺上一层水,增加墨色的层次和厚重,调和及统一画面。至于渍水,又分有清水渍、墨水渍、矾水渍、胶水渍等等。由于宣纸的特殊性能,受水后会出现水渍痕。黄宾虹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在渍水上继续用积墨的方法积水,增加空白中的水墨韵致,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的用笔变化,不外乎轻、重、疾、徐,用墨变化,不外乎浓、淡、干、湿,以笔驱使墨,以墨表现笔,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割,而笔墨的浓淡枯湿变化主要取决于其笔中含墨量和含水量的多少。因此,黄宾虹的作品,在用笔、用墨及用水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处理的浑然无迹,水到天成,对形成他的风格产生了特殊的功效。  

  黄宾虹作品1  

  黄宾虹作品1局部  

  黄宾虹作品2  

  黄宾虹作品3  

  黄宾虹作品3局部  

  黄宾虹作品4  

  黄宾虹作品5  

  黄宾虹作品6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毅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