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讲究意境,而意境空间的重要构成因素,即是“虚”与“实”。
黄宾虹讲,“(画画)先求实,后求虚,先从容易的,再后到难的。讲虚实有难易,但不是好环,整幅画中没有实的地方,那里还有虚的地方,虚实是相生的。”
又说,“从那里画起?还不是一笔笔画起。要懂得虚实不是这笔虚那笔实,而是从通幅的气势意境来着眼的。虚要从实处看,实要从虚处看。”
虚实是以“留白”、“计白当墨”、“以实观虚”的理念来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意象外之意”“味象外之味”,这是中国画传统画家人文气质的体现,也是画家人的思想、情感、意趣等精神因素的寄寓。虚与实,我们在创作中具体为:虚者:淡、小、远、轻、散、慢、舒;实者:浓、大、近、重、聚、快、紧,等诸要素,它是虚与实在技法中的物化。这一点,黄宾虹是通过用笔解决的。
书画用笔同法是文人画重要的内在特质,其原因,就是因为书法用笔在线性内涵上的无限变化。作为传统型画家的黄宾虹,自己就是一位在金石书法方面造诣极深的专家。他讲画画用笔“不可不慎”,“ 笔乃提纲挈领之总枢纽”,作画当意存笔先,笔外意内,画尽意在,这样才能像尽神全。“是则非独有笔时须见生命,无笔时亦须有神机内蕴,馀意不尽。以有限示无限,至关重要。”黄宾虹通过书法用笔来体现画面中的虚实关系,也是体现其内在生命的关系。有虚实,则有变化,有变化,则“神机”自然“内蕴”, 画尽意在。
中国画是一种“意象”艺术,“意”起着支配作用,“象”从属于“意”。以“意”造象,一切以“意”为之。象为“实”,意为“虚”。每个画家在对绘画艺术形式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处理,并体现出自己的美学观念。
黄宾虹“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书法用笔中的轻重缓急浓淡干湿顾盼的变化,与他画山石的相背转折舟桥云水等物象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使他的山水即保持了大山大水的雄浑,有使书法硬币的灵动跃然于纸,在似与不似之间塑造了山水的意象美。
另外,在他的山水中,特别是一些写生稿,虚实相生,大虚大实,大实大虚,显示了虹叟对虚实的驾驭力。虚极必实,实极必虚,无虚便无实,无实便无虚,一派天机流荡其间
中国绘画理论著作《画筌》里有一段话“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空最难,空不是没“有”,而是看不见的“有”。中国画讲究大空、小空,即古人所谓“密不通风,疏可专马”。 在画面上,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通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画得使人感到窒息。黄宾虹讲,“实中虚白处,不论其大小、长短、宽狭,要能在气脉上互相连贯,不可中断,否则便要窒塞。但所谓气脉上的连贯,并非将虚折白的各个部分都连贯起来。实中虚白处,既要气脉连贯,又要取得龙飞凤舞之形。如此使实处既能通泄,也使通幅有灵动之感,更能使通幅有气势。”把虚与实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才能使得全篇通透灵动。
现代学者许地山尝有诗曰:“乾坤虽小房栊大,不足回旋睡有馀”。此个理可用之于绘画上,极好地说明了虚与实的关系。
虚与实在创作中的应用,是人的主观精神和心灵的显现,也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凡是从真诚地体验中产生的画中之象和画外之意,总能以自己的语言打动人。在中国画创作上,只有把握好虚实,境界才能应运而生。
黄宾虹作品
黄宾虹作品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