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毅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不要风格

2011-01-17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毅峰
A-A+

  艺术创作不能没有风格,艺术家没有不追求风格的。然而,风格不是追来的,也不是作来的。当下的时代,许多艺术家被市场搅昏了头脑,违背创作原则,努力地去制造自己的风格。俄国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风格即人”。风格的形成如果不是从人自身自然而然地形成,不是通过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地完善,而纯粹是从形式上哗众取宠或标新立异,那么,这种风格应该说是一种庸俗,因此而带来的所谓影响也应该说是一种卖弄。

  当代作家王蒙在他的散文《谁了解毕加索》中认为:“那些所谓非常有风格,即一眼能看出风格的作家、艺术家,如果不能突破自己的风格而被风格所囿;如果其风格本身就相当狭窄,创作量越丰就越被人一览无遗,越暴露出自己的艰窘贫乏。”毕加索也说:“每逢我有一种意思要表达时,我总是用那种我认为的应当用的方法把它表达出来,不同的主题毫不例外地要求不同的方法。”我们稍稍扫视一下当代的画家,有自己风格的画家何其之多。当画家第一次在创作思想上实现飞跃,在技术探索上出现创新的时候,灵感和智慧赋予了他们以骄傲。但是,许多第一次的创造成为了一个艺术家艺术生命的终点,曾经是创造性的语言变成了平庸的表述,曾经是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变成了寡味的重复。社会审美趋势的同一性、文化批判精神的弱化、经济杠杆对艺术的控制,以及艺术家自身完善机制的破坏等等,都导致了当前艺术创作风格的空泛。

  风格不是孤立的,形式不等于风格。许多艺术家把创新当成风格,其实,创新可能是一种语言的尝试,单讲创新就是孤立。因为他们没有把一种新的语言作为传统而扩展和延续下去。譬如中国画,曾几何时,创新之风席卷神州大地,各种有意义或有意味的探索给中国画带来了多元化和多样化。但是,很多探索仅局限在孤立的语言和形式上,没能从民族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内部去挖掘养料,结果是风格脱离了内容,画家只好凭借理论的诠释来达到目的。像纯技术派,完全借助技巧,或者是特技来制造特殊效果;还有的像拿来主义者,改造了国外现代派以来的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使风格表象化。尤其是近些年,画家逐步地走进了市场,市场的趋利性使得要改变生活状况和创作环境的画家不得不把艺术品变为工艺品,不断地制造风格,强化风格,重复自己。这种市场化导致的风格的孤立,制约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风格的孤立表明了当代文化缺乏对中国民族艺术未来整体性的思考和长期性的眼光。对艺术整体性、文化性和变革性的思考与局部性、技术性和改良性的思考的矛盾,成为左右当下中国民族艺术难以形成真正的艺术风格,为世界所共赏的重要障碍。

  风格的形成走的是内涵发展之路,风格是艺术家自身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仅仅靠制造贫乏空洞的风格是不可能有益于民族艺术发展的,也不可能使中国的民族艺术在全球性的语境中走向国际。风格是艺术家修养的全面体现,风格是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风格是最有意义和意味的形式,风格是对文化的提炼和超越。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以儒释道思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跟本的。在艺术上提倡“文以载道”,“立象以尽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果艺术创作中无道可载,无意可尽,无心可得,那么,有什么风格可言呢?当下创作的浮躁导致创作的肤浅,更多的艺术家是在不断地扩展自己外延,追逐创作以外的东西。国画大师黄宾虹曾反复强调画家要深入到对象的内部,向内部深层追寻它的生命和运动,深入大自然的节奏,去表现无穷的空灵而又实在的生命本质,创作出有内涵有生命的艺术作品。内涵是艺术的生命。我想,与其说制造风格以惑天下,还不如不要风格。佛家理论中曾讲放下最难,让艺术家放下风格更难。但我仍要说,当你放下风格的时候,可能正是你要形成风格的时候,这个风格才是艺术的风格。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毅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