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您曾经提到“艺术创作是形而上的精神劳动”,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提取理想的过程,而使理想在艺术实践中化为现实有什么意义?
[李毅峰]: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美学问题,是理想化为现实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理想,都想把理想变成现实,有人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富翁,想改善生活;有人可能想做科学家,想要让中国尽快的登上火星去;有人可能理想就是在家相夫教子;有人理想是成为政治家,用他的行为去影响国家乃至世界。每个人的理想是不一样的,但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的理想,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在形而上的层面,达到他对世界、对社会、以及对人生认识的目的。有一个美学家,他说美的最终目的是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在化理想为现实的时候,对于一个中国画家的创作是必然之路,但是他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同前面我讲的是相吻合的。合规律性是作为一个画家真正想表现的时候,可能更是他的心。佛经里有句话叫“心随境转”,又有一句话叫“境随心变”,任何人都有主导世界、表现世界的欲望。但表现怎样的世界,表现自己怎样的感受,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没有标准的,标准在哪儿?标准在你自己的心。我觉得“境随心变”这四个字更贴切一些,对人而言,世界的主体是你的心,你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有的人认为他很幸福,世界很美好;也有的人遭遇不幸,认为世界很黑暗,同样的一个世界,每个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是和每个人的命运以及生存状态相关的。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更多的价值要体现在形而上的层面,画家对世界的理解不是一般人的理解,他会在进入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之后,与世界合而为一了。这样他发现的规律,他发现的真理,他发现的现象,都会是合规律的,刚才说的合规律性应该体现在这里。唐代一位画家说:“宇宙在吾手。”他的心有多大啊!这样来看,形而上对一个画家来说太重要了,他又想通过形而上把心放在纸上,这就是把理想转化成现实。不然的话,他这种理解是徒劳的,没有价值。同时,如果没有化理想成现实,那么他创作的孤独将会成为真正的孤独,而不是内心的愉悦。刚才我讲的孤独是内心的愉悦,是一种对世界的感受,是美的东西,如果达不到化理想为现实的目的,那么这种孤独就是苦闷,就是孤苦,是悲伤、悲哀、没落,所有负面的贬义的词汇都可以放在这里。如果把对世界积极的认识放到这里,那样的孤独就是非常积极向上的、非宿命的、很阳光的、很快乐的生活状态。所以作为画家,必须要化理想为现实的目的,就是要体现自己,要让自己解放,要达到目的,要解脱,要让人们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每个画家脑子里都会有这种意念,而且这种意念会非常的强烈。但这种意念的体现,也体现了每一个画家不同的层次,如果体现得充分,那可能就是一个大艺术家,如果只体现了一部分可能就是一个一般的艺术家,如果什么都没体现,可能也就是混混热闹而已。所以,作为艺术家要有理想,有把理想化为现实的雄心壮志,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不断的积累,做好化理想为现实的途径,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快乐也正在于此。
[中国网•滨海高新]:“把艺术要素作为主体,以纯化的民族性语言为载体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由传统认识观向现代认识观的转化”,这种转化如何理解?
[李毅峰]:我认为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第一,这种转化必须是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的转化,我说的文化因素就是水墨和笔墨,水墨是工具,笔墨是方法,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这种转化的文化含量应该是开放的、系统的、综合的、多元的,这种转化的意义在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保持住了他固有的属性,如果保持不住他的属性,那么这种转化就没有任何意义,他可能会转化成实验派的创作,可能会转化成西方绘画观念指导下的当代艺术。所以,这种转化离不开这两个前提,在这两个前提下,才能提到传承、传统,才能解释人对自然的认识,这些解释也好,这些转化也好,都是向现代转化的必经之路。实际上转化也是一种继承,不是简单的转化。
李毅峰在创作
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等领导参观李毅峰画展
向美国著名收藏家迈克赠送自己的印学专著
在全国美展上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