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毅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李毅峰:易、医、艺,一也(《黄帝内经》发微之二)

2021-10-22 00:00:00 来源:毅峰说作者:
A-A+

  易医同道,医艺同源,易艺同法。易医艺相通,易医艺相承,是指中医与中国书画艺术在思维模式和生命哲学上与易学一脉相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一个巨系统,各系统内的不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譬如,易学中的八卦、六爻之间是一个整体,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八卦结构,各脏腑、各经络、各气道、穴道、血道不仅是一个整体,还是一个多维的整体,是一个大“一”,是一个“道”。

  易、医、艺,三归于一,是生命的大境界。

  《黄帝内经》言:“一者,道之本也”,“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

  又言“治之极于一”。

  何为“一”?

  《老子》言:“道生一”。

  何为道?

  宇宙间万物万法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内在却无形无象的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过而常变却又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连老子自己都说,“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想尔注》:“道者,一也”。

  “道”的作用及威力,至道弘深,理极幽玄,是万法的总持。道含乾坤,与易相通。赋形化相,道易合一。

  《黄帝内经》开篇即明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道者,能却老而全形。”

  《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之动的特性,展开的是不变之物所现的万变景象,而“道”体现的是从万变的形象中复归至不变的宇宙本源。“易”的根本思想是“变”,道则是在追寻万变中的不变真性。

  道不离易,易不离道,复归于一,二者的相互补充真正构成了中华文明深厚而庞大的基石。

  中医学中的运气学和脏象学说,乃至八卦医学、象术诊治等,都是在临床中引易入医、以易论医、以卦解医、以卦测病,从而达到辩机论治、辩证施治的目的,循“易”而归于天地之道,归于“一”境。

  这一语道破了中医的奥秘。

  要知“道”和“一”的运行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通过阴阳之象变和数术之演化,“抱道执度”,掌握自然和人体的关系,这是解开宇宙和人体密码的关键之“机”。

  《抱朴子·道意》中提到“道者含乾括坤”,《明本》则言“凡言道者,上至二仪,下逮万物,莫不由之”,此也是“易”的核心内涵。

  人体之变与宇宙自然之变同法、同频。

  老子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就是老子讲的“一”,“易”就是变,变就是变为“一”,治病就是通过“医”而令已变之“一”而归于不变之“一”,达到身体与宇宙自然的平衡统一。

  《黄帝内经》的“以平为期”之“平”即“平”于“一”。

  所以老子的道生观,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中华数千年文化之源,那就是这个“道”。“道”是“无”,“一”是“有”,是“道”生“德”之本。

gjPWj8daDM8U4LE8f94CFSwKj7nqLsLQKN10O8VQ.png

李毅峰《中医山水系列之“照海”》

  万法同源,万物道生。“道生之,德养之”。

  “德”即“道”之落地,是由“一”生的“二”,即阴阳。言阴阳,而非阴阳,是“一”的变化,那就归到了《易经》所言“一阴一阳谓之道”之真意。

  总阴阳者,一也。

  人在地,地为坤,化生万物生命,犹如“道”之生“一”。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其在《阴阳离合论》中论的“阳正阴主”就是以“一”来化生四季阴阳之气机。

  《黄帝内经?五常正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一”通则百病通。庄子讲的“通天下一气耳”也包含了此意,“一”气之造化,无为而成,无治而无不治。

  所以,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卢铸之以自己的实践总结说:“医者,易也,医之阴阳至理,本于易也。”

  故真正的中医,是用“道”来化生命阴阳为养“德”之“道”。

  老子言:“万物道生之,而德蓄之,是以万物尊道贵德。”因“德”是阴阳“得失”的体现,所以,当“德”之乱起跌落,而不能和于“道”时,必获外邪侵身,则须医之。

  离开了“道”生和“德”养,生命就会生病,自然就会灾害丛生,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黄帝内经?素问?何平人气象论》说,医之途,“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

  上古之人,以百草之性为药以治人,是因为生命同源,万法道生,故药尽其性,盖以药之性治人。而当人类自身之“德”不足时,百草自然之性亦不能尽其所能。所以若想药尽其性,人的行为必不可离“道”失“德”,“德”既失,药性必亡。

  《黄帝内经》尚治未病,故崇养“德”,即人与自然合一,万物万法才能与你合一,万物万法之性才能作用于自身。《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德不孤,必有邻。”邻者,身外万物万法也。

  由“德”返“道”,协和“易”变阴阳之“二”,归“二”为“一”,“治之极于一”,这才是中医以“易”治病,“医”人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略。

  艺者,以阴阳之法通变世间万象而化为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元代学者、书画家黄溍曰:“若夫天机之精而造乎自得之妙者,其应也无方。”其认为,书画“天机之精”“几于道”。

  汉蔡邕论书法,“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所以清石涛提出绘画之法立于“一画”的探究,其说,“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所以,由此而引出了“易医艺”的经权之法,其阐述将在下一篇《黄帝内经》发微之三《易医艺之经权之变》中展开。

  (本期完)

艺术简介

to3sdnkC96SMpVd5qvZ9NMukyJ0roTCFUgQl2ACW.png

  李毅峰,画家、学者。

1zUDRXZGLLYgyZWWX31DexEy1YK3PtVD0XlNWGAa.jpg

(李毅峰 《云岩高居图》)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毅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